许昌市投资总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时间:2022-06-05 07:45:01    

          
      1.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儿童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可以分为6~12岁的学龄期和 13~18 岁的少年期或青春期,这个时期正是他们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有先有后,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皮下脂肪年幼时较发达,肌肉组织到学龄期才发育加速;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儿童期身高和体重快速增长,在学龄期体重每年可以增加 2~2.5 kg,身高每年可以增加4~7.5cm,在青春期体重每年增长4~5 kg,身高每年可增加5~7cm,青春突增期后生长速度再次减慢,女孩约在 17~18 岁,男孩 20~22 岁身高停止增长。

      2.青春期生长发育的一般特点

      青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融合、躯干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其间,器官体积增大,功能逐渐成熟,尤其是大脑的机能和心理的发育也进入高峰;与生长发育相关的激素分泌明显增加,生殖系统发育骤然增快并迅速成熟,到青春晚期已具备生殖能力;第二性征迅速发育,男女两性的形态差别也更为明显。目前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男女青春发育期开始年龄要早于农村。同年龄男生和女生在儿童时期对营养素需要的差别很小,从青春期生长开始,男生和女生的营养需要出现较大的差异。

      3.青春期的第二次生长突增

      由于遗传、性别、环境、营养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青春发育期体格增长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青春期生长发育以体格第二次突增开始,生长突增开始的年龄、增幅大小及持续时间因性别而异,男孩体格突增开始的年龄比女孩晚2年,女孩在 9~11岁,男孩在11~13岁。女孩突增高峰后1年左右,出现月经初潮,来经后身高增长开始减慢;而青春期持续时间男孩比女孩长,男孩在22岁左右结束,女孩在17岁左右结束;增长幅度男孩也比女孩大,男孩身高每年可增7~9cm,最多可达 10~12 cm,整个青春期身高平均增加28cm,女孩每年约增长5~7 cm,最多达 9~10 cm,整个青春期约增长 25 cm。到成年,男性身高比女性平均高10cm左右。

      4.青春期内分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大部分内分泌激素对生长发育有直接或间接作用,尤其是在青春发育期。如下丘脑-垂体-性腺分泌的众多激素中生长激素(生长素)与青春期发育最为密切。

      (1)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控制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激素,可促进组织生长、蛋白质合成增加,对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发挥直接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介导下,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速蛋白质合成;分解脂肪,使游离脂肪酸增加;抑制葡萄糖氧化,减少糖原消耗。由于儿童对生长素更为敏感,生长素促使氨基酸和硫酸盐进入软骨细胞,加强RNA、DNA和蛋白质合成,促使软骨细胞的增殖和骨化,使长骨增长,机体长高。生长激素也与睡眠密切相关,人睡后60min左右血中生长素浓度达高峰,因此,定时而充足的睡眠对儿童少年生长和潜能的发挥亦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生长激素的分泌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饥饿、运动等时血糖水平降低,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而血液中脂肪酸、氨基酸及代谢产物增多,均可显著促进生长激索的分泌,加大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以促进生长发育。

      (2)性激素

      青春期男性儿童体内睾酮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骨骼、肌肉的发育,它既促进骨骼的增长和增粗,又在青春后期促进钙在骨内的沉积,使骨干骺愈合,生长停止。而女性儿童体内雌激素对骨骼发育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在青春早期,它和生长激素密切配合,刺激成骨细胞活动,促进钙、磷的骨内沉积,使身高生长速度加快,而生长突增高峰过后,雌激素更多参与骨的干骺愈合过程,致女性较男性早几年停止生长。

      此外,青春期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增加骨矿物质吸收,对骨骼的发育和成熟发挥重要作用,青春期碘缺乏除引起甲状腺肿外,也引起体格和智力发育迟滞,性发育水平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