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投资总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老年人身体活动指导

    时间:2021-08-25 10:53:54    

           

     人体在处于特殊生理阶段或者患有某种疾病的情况下,对运动的耐受力可能发生改变,常常表现为特定的运动反应和“疲劳—恢复”模式的变化。因此,不同的个体和个体不同的生理阶段,运动锻炼的方式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指导不同个体的身体运动,应根据个体情况确定适当的运动锻炼目标,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强度、时间、频度和总量等,运动锻炼过程中更应加强管理和采取措施来控制运动意外伤害风险。

      老年人身体活动的目标包括:改善心肺和血管功能,提高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保持肌肉力量、延缓肌肉量和骨量丢失的速度;运动可以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坚持运动疗法能促进性激素分泌和钙吸收、增加骨皮质血流量,运动应力负荷是骨矿化的必备条件,能阻止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运动还可减少身体脂肪的蓄积和控制体重增加;降低跌倒发生骨折的风险;调节心理平衡,减慢认知能力的退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预防慢性病。

      “承重训练”适合中老年人及轻、中度骨质疏松患者,也更有利于腰椎骨密度的提升。

      快速行走,有氧运动时,腰椎承受的力大约为体质量的1倍;慢跑时,腰椎承受的力可达到体质量的1.75倍,而站立位举重时,腰椎承受的力是体质量的5~6倍。

      中等强度的承重训练如慢跑、爬楼、快速步行(特别是少量负重)等,适合中老年人与轻、中度骨质疏松患者。

      快速步行的治疗方法, 锻炼量应以每日步行5 000~10 000步为宜(约2~3千米),步速应根据个人年龄、身高、骨质情况和心肺功能而异。一般来说,应比日常散步快,以锻炼结束后略感渗汗为宜。原因是“散步”被认为不能刺激脊柱与髋的持续性骨矿化,

      此外,“功能性身体活动”:有氧活动、肌力锻炼、关节柔软性、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练习、可作为功能性活动的内容,如广播体操,韵力操和专门编排的体操等均含有上肢、下肢、肩、臀和躯干部及关节屈伸练习。各种家务劳动,园艺、旅游、娱乐、舞蹈,太极拳等也属功能性活动。

      平时,注意保持正确姿势的体位训练也非常重要。在坐、立,或卧位时,若不能有意识地保持正确的姿势就会使脊柱变形,甚至导致骨折。

      活动量因个体差异较大,应量力而行,对于体质好的老年人,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提倡:“宁走不站,宁站不坐”,以获得更多的健康效益。但需注意:老年人参加运动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做医学检查,及早发现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调整运动量。

      老年人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对运动反应的影响。降压药如α2受体阻断剂:特拉唑嗪,胍乙啶(复方罗布麻的主要成分),硝酸酯类:欣康等,会增加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服用降糖药时注意运动时发生低血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