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常常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包括饮食因素或活动因素在内的生活方式因素,此外,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等也在肥胖的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从代谢的角度看,无论是什么原因,肥胖的发生是基于代谢紊乱,因此,可以说代谢紊乱是肥胖从基因到临床表现的中间环节。
1.遗传因素
肥胖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在家族遗传中,血缘关系越近,肥胖发生的概率越高。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快速进展,人们发现,由于基因多态性上的差异,各年龄层都有肥胖易感人群,加之膳食结构变化后肠道菌群发生的适应性变化,使得这类具有遗传易感性人群对三大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应答出现显著差异,进而造成肥胖的发生。
2.饮食因素
与肥胖相关的饮食因素主要有能量摄入过多和营养素缺乏。成人肥胖多因摄入过多油炸食物、高脂食物、含糖食物和酒精类饮料,使摄入的能量远远超过人体的需要,从而导致过剩的能量转化为身体脂肪。此外,脂肪代谢需要许多营养素的参与,如果相关营养素缺乏,就会导致脂肪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超重或肥胖。如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烟酸缺乏时就会影响脂防转化为能量;饮水不足会影响脂肪代谢;蛋自质缺乏,会使机体基础代谢率下降,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的积蓄。
3.活动因素
身体活动不足、体育锻炼少或久坐不动生活方式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从而导致机体能量过剩,引起肥胖。
4.其他因素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饮食习惯,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部分人群面对压力时会选择不断大量进食来试图消除不良情绪,甚至暴饮暴食.以致身体能量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