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症状
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仅表现为做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时有异常的ST-T改变。
也可表现为剧烈体育活动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心绞痛症状,休息后或服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后可迅速缓。
典型症状
|胸痛(心绞痛)
短暂的冠脉狭窄阻塞引起的胸痛,也就是心绞痛,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或紧绷,就好像被人踩着胸口一样,通常发生在胸部的中间或左侧。
心绞痛通常由劳累或情绪激动引发。通常在停止活动或平静休息几分钟后疼痛会消失。在某些人中,特别是女性,这种疼痛可能是短暂的或尖锐的,并且可能疼痛感同时放射到颈部、手臂或背部。
|胸部压迫
冠脉被完全堵塞时会引|起心脏病发作,即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部压迫性压力和肩膀或手臂疼痛,有时伴有呼吸短促和大汗。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心脏病发作的不典型症状,如颈部或下颌疼痛。
有时心脏病发作时,患者没有任何明显的体征或症状。
|呼吸短促
如果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需求,在用力时则可能出现呼吸短促,并感到极度疲劳。
伴随症状
在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除了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外,还可能伴有以下症状:
●牙疼:与一般的牙疼相比,因冠心病导致的牙疼,往往是牙床的一侧或两侧疼痛,以左侧居多,常常难以确定具体是哪颗牙,牙龈、脸颊不红肿。
●突然出现冷汗、头晕、恶心或消化不良的感觉。
●活动时颈部疼痛,呼吸短促感觉加剧。
慢性冠脉疾病也可引起心绞痛、焦虑或紧张、疲劳、颈部疼痛等症状,还会引|起睡眠障碍、虚弱等症状。
当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卒中、心脏骤停等并发症时,可能出现心悸、心慌、劳累后气喘、头晕昏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典型的心绞痛症状,结合患者年龄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并排除其他引起心绞痛的病因,可建立初步诊断。
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的直接证据,可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
|血液检查
检查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脂蛋白以及各种炎症标志物水平,水平异常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心电图
用于确定心脏的节律是稳定的还是不规则的,还可以记录电信号通过心脏时的强度和时间。心电图可以为既往存在心肌梗死或正在发作的心肌梗死提供证据。动态心电图有助于发现日常活动时心肌缺血的证据和程度。
|超声心动图
可以检测到坏死区或缺血区心室壁的运动异常,也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心室壁运动减弱可能是在心肌梗死发作时受到损伤或是缺氧所致。超声心动图不仅可以用于诊断冠心病,还可以用于排除其他心脏病。
|负荷试验
如果经常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症状和体征,医生可能会要求在特制跑步机上行走或在脚踏固定自行车,并在运动期间监测心电图变化,这就是运动负荷试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不能运动者,可以使用药物刺激心脏,进行药物负荷试验。
也有一些负荷试验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监测。医生可能在运动前后进行超声检查,或者在超声检查时使用药物刺激心脏,或在磁共振成像(MRI)时使用药物来刺激心脏。
|放射性核素检查
该检查可观察心肌的代谢的变化,目前唯一能直接评价心肌存活性的影像技术。临床可将药物负荷试验与之相结合,有助于检查静息和负荷时心肌的供血情况。
|冠脉CT血管成像
冠脉CT血管成像(CTA)是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利用螺旋CT扫描再经过计算机三维重建显示心脏冠状动脉成像,可以直接判断冠脉病变和狭窄情况。
|冠脉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对心脏血管的显像,能够清晰准确明确狭窄的血管以及其部位,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并评估预后。
这是一项有创检查,费用较高,是诊断冠心病较为准确的方法,常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在经无创检查后需确定是否行血运重建时,应进行冠脉造影检查。
鉴别诊断
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这里主要区分几个心脏病相关概念。
|心脏病
心脏病是对一系列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疾病的总称,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心脏病类型。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之一,发生在中下段胸骨后,性质为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发作较频发,服用硝酸甘油后可显著缓解,诱因包括劳力、情绪激动等。相比冠心病的另一个症状心肌梗死,后者疼痛性质相同但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长,发作不频繁,服用硝酸甘油作用较差或无效。
如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可基本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典型心绞痛的特点有:
诱因
常由于身体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或心动过速而诱发。也可发于夜间。
部位及放射部位
典型部位为胸骨体上中段的后方,也可在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内侧臂至小指及无名指,或至颈部、咽部、下颌骨,少数可放射于其他不典型部位或放射部位疼痛更显著。心前区疼痛范围如手掌大小、界线不清。
性质
压迫 紧缩或发闷,有时有窒息和濒死感,疼痛可轻可重,重者伴焦虑、冷汗。一般针刺样或刀扎样疼痛多不是心绞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而不像胆绞痛、肾绞痛和胃肠疼痛,患者多辗转不安。
持续时间及缓解
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1--5分钟而自行缓解,偶尔可长达 1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
在有临床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中,大约1/3~1/2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急性心肌梗死差异很大,有1/3的患者,发病急骤,极为严重,未及医院就已死于院外:另有1/4-1/3患者,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很轻未就诊。其突出的症状为胸痛,疼痛较心绞痛更剧烈,呈压榨性或绞窄性,难以忍受,患者有潮死感,烦躁不安;部位及放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时间持久,多在半小时至几个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需要使用麻醉性镇痛剂。急性心肌梗死的的诊断根据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学的升高,一般并不困难。
对无急性心肌梗死病史,也无典型心绞痛的患者,需要综合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临床病史,其他心脏病的排除等方面综合考虑,但确诊需要有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解剖学依据。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临床上,通常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进行运动可诱发心肌缺血,故一般将≥50%的冠状动脉狭窄称为有临床意义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