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投资总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

    时间:2021-05-15 14:19:41    



    1、提倡健康饮食

      在做到平衡膳食的基础,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特别强调限制钠盐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膳食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食盐中致血压升高的成分主要是钠,减少食盐量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这种作用有个体差异,在某些个体中,减少食盐摄入量获得的降压效果不明显,这一点应向高血压患者言明。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均建议每人每天的钠盐摄人量为6g以下,高血压患者应尽量达到5g以下的限制标准,在保证人体日常基本钠离子需要的基础上越低越好。钾离子可以对抗钠离子的升压作用。钾离子来源主要是蔬菜水果,高血压患者尤其应该增加新鲜蔬菜和瓜果的摄入,补充钾离子、镁离子。因为在限制钠盐的同时,适量增加钾离子、镁离子,能促进肾脏排钠,减少钠离子和水分在体内的潴留,起到进一步降低血压的作用。但高血压伴肾功能障碍者,大量摄入蔬菜水果可能引起高钾血症;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大量摄人水果引起摄入能量的增加,进而引起血糖的波动,这些情况应予以注意。

      减少钠盐摄入的主要措施: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摄入量不超过6g。

      1)纠正过咸口味,可以使用醋、柠檬汁、香料、姜等调味品,提高菜肴鲜味。减少昧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的用量。

      2)采取总量控制,使用限盐勺按量放入菜肴。

      3)使用低钠盐、低钠酱油或限盐酱油,少放味精。

      4)少吃酱菜腌制食品及其他过咸食品。

      5)少吃零食,学会看食品标签,拒绝高盐食品。

      6)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高血压患者健康饮食还应该减少膳食脂防的摄入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研究发现,即使不减少膳食中的钠离子,也不减少体重,只是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能量的25%以下,饱和脂肪酸的供能比维持在10%以下,连续40天可使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2%,女性下降5%。建议改善动物性食物占多数的膳食结构,以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和鱼虾类替代含脂肪高的红肉。优质蛋白质包括奶制品、蛋类、水产品(鱼、虾等)、禽类(鸡、鸭、鹅等)、红肉(猪、牛、羊肉)以及大豆制品。

    2、戒烟

      吸烟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显著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

      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鼓励患者寻求药物辅助戒烟(使用尼古丁替代品、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等)。

    3、限制饮酒和戒酒

      饮酒与血压的关系比较复杂,尽管有研究表明非常少量饮酒(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但是饮酒和血压的水平及高血压患病之间却呈线性关系,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大量饮酒会减弱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因此不提倡以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提倡血压正常者和偏高者最好不饮酒或少饮酒,高血压患者更应该节制饮酒,一般建议男性将饮酒量控制在酒精30ml/d,大约相当于酒精25g,啤酒1瓶(约600ml)或者50°的白酒1.0 两。女性不超过15g,孕妇不饮酒。节假日或亲友聚会等无法回避饮酒的场合则饮葡萄酒等低度酒为宜。但是,如果已患有心血管病则一定要戒酒。习惯性大量饮酒者,在节制饮酒后大约2周可看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4、增加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不足或者静坐时间过长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开始增加身体活动之前,应在医师指导下,完成系统的运动风险、体适能等方面的筛查与评估,从而规定可行的个体化的运动计划和运动处方。身体活动强度、时间、频率、活动量等应量力而行、逐渐达标。

      高血压患者的有氧运动宜每周5~7天,每次10分钟,逐渐增加达到30分钟。以中低强度为主(RPE量表的8~10,感觉有体力付出,或微微出汗、运动后10 分钟内呼吸心率恢复平稳)。具体类型以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动作较为舒缓为主,如气功、太极拳、 医疗体操、步行、健身跑、有氧舞蹈、游泳、娱乐性球类运动、郊游、钓鱼等。抗阻运动每周2-3天,强度中等水平,避免用力憋气。柔韧练习、平衡练习等功能锻炼,宜每周2-3。另外,注意日常生活少静多动,减少久坐不动时间。

      运动量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应从轻度开始,逐渐加大,运动时间也应逐渐延长,安静时的血压未能很好控制或超过180/1 10mmHg的患者暂时禁止中度及以上的运动。

    5、管理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已经确认的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肥胖通过增加全身血管床面积和心脏负担,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高血压,尤其是腹型肥胖。减少体重还可以增强降压药的降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应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18 kg/m²≤BML24kg/m²),男性腰围应控制在90cm之内,女性应控制在85cm之内。如果高血压患者体重超出正常范围,应积极管理体重。

      饮食过量和缺乏身体活动是造成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管理体重的中心环节就是减少饮食能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量。首先应该解决摄入过量的问题,应该对本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详细调查,发现问题,如吃零食过多、吃夜宵、喜欢吃肥肉和甜食、吃饭速度快、吃饭过饱等,这些习惯均能导致摄入过量。其次,应该在家中备有体重计,养成经常测量体重的习惯,这样可以在体重增加早期敏感地被观测到,进而通过增加身体活动量来减少体重。

      在进行身体活动指导时,推荐每周至少5天、每天大约60分钟、每周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耗能约1000keal/周),建议循序渐进逐渐达标,日常生活中少静多动。鼓励参加多种形式的有氧运动,体重过重时,可以酌情参加负重小的运动,如游泳。中等强度抗阻运动每周2-3次,每周对每个大肌肉群训练2-3天,并且同一肌群的练习时间应至少间隔48小时。柔韧性练习至少每周2-3天,缓慢拉伸大肌肉群,静力拉伸保持10~30秒。

      急速减肥对身体造成过重负担,降低减肥者的生活质量,不容易坚持下去,而且容易反弹。减重目标的设计应切合实际,推荐3-6个月内减重5%~10%,大约每月1~2kg 为宜。

    6、高血压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高血压预防意识,例如告知和提倡35岁以上成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血压的技能和水平,积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加自我管理能力。

    7、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工作、生活、学习中导致的长期紧张、焦虑、烦恼等不良情绪,以及生活的无规律,会导致血压的过分波动,易引发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若情绪长期不稳定,也会影响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严重者可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因此,稳定情绪和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尽量减低社会环境不良因素造成的恶性刺激,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遏制其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高血压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内容包括:对自己血压监则的能力、对自己血压评估的能力、对临床用药的作用及其副作用的简单了解、患者限用药物依从性的提高、患者掌握行为矫正的基本技能、会选择健康合理的食物、能适当运动、戒烟戒酒、自己能进行压力管理,了解寻求健康知识的正常途径和武医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