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投资总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健康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1-05-04 15:29:42    

      要保护健康和预防疾病,首先要知道影响健康的因素是什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对影响健康的因素了解越来越深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环境因素

    (1)社会经济环境

      1)社会制度与政策: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社会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它也是一定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社会制度与政策可通过不同的分配和福利制度、经济的发展模式、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影响人们的行为健康和选择等途径来影响人们的健康。

      2)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研究表明收入和社会地位是重要的健康影响因素。健康状态每一步的改进都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关。另外,一个合理繁荣和社会福利公平的社会,人们会享受到更高的健康水平。

      3)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文化包括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表象等,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社会支持网络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健康与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密切相关。

      4)教育:健康状况与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文化程度增加了就业和收入的机会,并提高了人们控制生活条件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5)就业和工作条件:拥有控制工作条件和较少担心失去工作导致紧张的人们,会有更健康的身体。

    (2)物质环境

      影响健康的物质环境因素中,按照物质的性质可包括:

      ①生物因素: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因子,包括寄生虫、支原体、真菌、细菌、病毒等;

      ②化学因素: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如农药、苯、铅、汞、二氧化硅粉尘、二氧化硫等;

      ③物理因素: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气象条件,噪声和振动,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④建筑环境:如住房、工作场所的安全,社区和道路的设计、绿化等。

      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往往以空气、水、土壤和食物为载体,并通过呼吸道吸人、消化道消化吸收、皮肤渗入和被咬伤而进入人体;而建筑环境则通过影响人的行为来影响健康。

      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来源一般包括:①自然环境中的各类物质;②工业生产的有害物质;③在农业耕种等条件下产生的各种有害因素。接触的地点可发生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社区等任何场所。

    2.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生活

          

      生活方式是个人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倾向或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受个体特征和社会关系所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前者指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后者指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健康期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包括不合理饮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身体活动、不安全性行为、吸毒、药物依赖、驾车与乘飞机不系安全带等。

      行为与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关系尤为密切,绝大多数慢性病都与四种行为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身体活动和不合理饮食(过多摄入饱和脂肪、精致糖、食盐,水果蔬菜摄人不足)。

    3.生物遗传因素

          

      人体的生物学特征是健康的基本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包括遗传、免疫、生长发育、衰老等。但是,绝大多数疾病是基因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也是造成机体对某些环境污染物易感的重要因素。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由于其解毒、排泄功能受影响,暴露于环境污染物下易发生中毒。

    4.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尤其是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损伤、健全的卫生机构,完备和质量保证的服务网络,一定的经济投入,公平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以及保证服务的可及性,对人群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健康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人体来影响健康的?有许多学说对此进行解释,但目前普遍公认的是健康生态学模型。

      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个体和人群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以及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这些因素间也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以多层面上交互作用来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该模型的结构可分为5层:

      核心层是先天的个体特质如年龄、性别、种族和其他的生物学因素以及一些疾病的易感基因等;

      在这核心层之外是个体的行为特点;

      再外一层是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人际网络;

      第四层是生活和工作的条件,包括心理社会因素、是否有工作以及职业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收入、教育、职业)、自然和人造环境(后者如交通、供水和卫生设施、住房以及城市规划的其他方面)、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

      最外一层(即宏观层面)是全球水平、国家水平乃至当地的社会(包括引起对种族、性别和其他差别的歧视和偏见的有关经济公平性、城市化、人口流动、文化价值观,观念和政策等)、经济、文化、卫生和环境条件,以及有关的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