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情绪功能,与婴儿期儿童的情绪功能不尽相同。幼儿情绪的发展会对他们的人际交流、社会化等产生更大的影响,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幼儿的情绪表达已不再是仅仅停留在生理需要的水平,而是更多地反映出环境,社会和他人对个体的影响。
①害羞情绪的表达。
害羞情绪产生于快乐、厌恶、愤怒等情绪之后,在人际环境中体验到的紧张是引起幼儿害羞情绪表达的主要原因,幼儿在公开场合所表现出的害着情绪比在私下场合所表现出的要强烈,在三四岁的幼儿身上,这种倾向表现得更为突出。这说明幼儿在表达害羞情感时已经开始参照文化和社会等规则。
②母亲的情绪表述对幼儿感情表达的影响。
幼儿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不仅参照文化和社会的准则,更多的是受母亲的影响。有研究者对6岁幼儿的情绪表达与母亲的情绪表达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研究中,设置了一个让6岁幼儿在完成写字作业时受挫的实验条件,同时让幼儿的母亲在场,并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结果发现,当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无法完成实验课题而表现出愤怒的情绪时,幼儿也表现出更多的愤怒情绪;而当母亲表现出悲哀的情绪时,幼儿也表现出更多的悲哀情绪。
(2)幼儿的情绪调控。情绪调控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的核心成分。
情绪调控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情感调控的目的应该是积极的,如减少负面情绪,从而改善人际关系等。
情感调控是幼儿情绪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情感调控能力的幼儿知道在人际交往中根据需要隐藏和改变情绪的反应,利用一些策略去调节情绪。日常生活中,幼儿在陌生情境下为了减少内心压力,消除或降低不良情绪反应,常常会做出一些看似与问题解决无关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幼儿的情感调控策略。
情感调控包括认知和控制两个成分。它除了要根据声音、动作来判断情绪状态外,还要对心理状态进行表征和加工,才能进一步做出正确推断。
①幼儿情感调控的发展。儿童从2岁起,开始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伴随着表征能力和言语能力的出现,情感调控的个体差异出现了,研究发现,幼儿已经能够运用多种策略来应对同伴间的冲突情境。
幼儿使用最多的情感调控策略是建构性策略,其次是回避和情绪释放策略,最后是破坏策略。幼儿在面对同伴间的冲突时,更愿意采用积极的活动来改变环境从而降低紧张情绪,而较少采用破坏物品或伤害他人的消极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研究也发现,在压力情境下,幼儿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是寻求社会支持。幼儿较多地采用积极的策略来应对各种压力情境,这与成人对幼儿的期望以及他们的自我意识萌芽有关;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控制压力情境,以消除自己的消极情绪,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期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老师的教育之下,他们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去面对同伴的冲突而是选择避开冲突,去寻找其他更有乐趣的事情。
幼儿的情感调控能力随其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发展,幼儿的情感调控能力与他们对刺激源的社会认知、对自己和他人情绪反应的理解或推测能力有关,幼儿因难以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悲痛或不幸,所以不能恰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他们在看到他人承受消极情绪时自己却可能体验到积极情绪。
②父母影响幼儿的情感调控。首先,看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反应。父母对幼儿的情绪反应方式如果是积极的,即对幼儿情绪反应表现为敏感和热情,他们的孩子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强,也会比较敏感和热情。父母关心幼儿情感调控需要,会培养幼儿对自身情绪的意识和注意。反之,父母对幼儿情绪表达过于严格控制,会使孩子感到压抑而不能有效地调节情绪。有研究发现,在互动中,如果父母面无表情,婴儿会感到困惑;与此同时,幼儿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反应少,而更多的是消极和冷漠,并会求助于更加内化的调节行为,如自我安慰或视线转移等。
其次,看父母与幼儿情绪的交流。父母与幼儿进行口头谈话,可以促进情感调控,有研究证实,父母与孩子关于情绪的谈话与幼儿的情感调控能力密切相关。有时父母不仅说出表达的规则,而且还会提出情感调控的明确方法。
再次,看父母与子女的依恋关系对幼儿情感调控能力的影响。安全依恋型的个体在应对消极情绪时,更容易形成良好的,适应性的情感调控能力,而回避型、矛盾型的个体则倾向于采用适应不良的调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