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儿童的护理与保健重点
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里,需要父母悉心的照料与护理。
如何为婴儿做抚触。
抚触是通过对婴儿皮肤进行有序的、有手法技巧的抚摸,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对婴儿进行有系统的抚触,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同时,抚触可以增强婴儿与父母的交流,帮助婴儿获得安全感。
对婴儿进行抚触,应在温暖的环境中,以室温28℃左右为宜。可选择床上等父母与婴儿都觉得舒服的地方进行抚触。应在婴儿情绪稳定,没有哭闹和身体不适时进行抚触,避免在婴儿过饱、过饿或过度疲劳的时候进行抚触。起初,对婴儿的抚触以5分钟左右为宜,慢慢延长时间。抚触时的力度可依据孩子的感受做具体调整。一般来说,如果进行完抚触后,新生儿皮肤微微发红,则表示力度正好;如果皮肤未变颜色,则可能力度不够;如果抚触只进行了两三下,婴儿的皮肤就已变红,则说明抚触力度可能过强。父母可一边进行抚触,一边对着婴儿说说话,或是与婴儿眼神对视,报以笑容等,这对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联结大有助益。
婴儿吐奶的防护。
一般来说,婴儿吐奶、溢奶的情况都属正常,因为新生儿吃到胃里的食物较容易回流,婴儿至6~8个月时,吐奶溢奶的情况会自行消失。要防止婴儿吐奶,母亲要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一般来说,3~4小时喂一次奶较为适合,以免因频繁喂奶导致婴儿胃部饱胀吐奶。喂完奶后不要急于放下婴儿,可让婴儿趴在母亲肩头,用手轻拍婴儿的背部,以排除腹内空气。放婴儿躺下时,应先让其右侧卧一段时间,待其无吐奶现象后,再让婴儿仰卧。让婴儿身体保持45度倾斜可降低吐奶的可能性。
出牙期儿童的护理要点。
儿童长牙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多数婴儿会在4~7个月时长出他们的第一颗牙齿。当婴儿上牙龈或下牙龈有发白迹象,或是吃奶的时候常用力咬妈妈的乳头,这表明婴儿即将开始长牙。有些婴儿在出牙期会出现暴躁易怒、爱哭闹、流口水、牙龈肿胀,甚至睡眠变差、拉肚子等现象。父母应做好婴儿出牙期的护理工作。出牙前,父母要注意婴儿的口腔清洁,在喂奶或喂辅食后,让婴儿饮用一些白开水,冲洗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不要让婴儿含着盛有奶液的奶瓶入睡,以防奶液中的糖分整晚留在婴儿牙齿上,导致奶瓶龋(哺乳龋)。婴儿出牙后,牙齿部分可用婴儿专用的软质牙刷进行清理。
婴儿湿疹的防护。
儿童湿疹,即特应性皮炎,又称为遗传过敏性皮炎。不少儿童都深受湿疹之苦,预防儿童湿疹,家长应在以下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尽量纯母乳喂养,并减少易过敏食物的摄入;辅食以清淡为好,少盐,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生活护理中应避免过热、过湿,以免湿疹加重;婴儿内衣应选用纯棉制品,避免选用易使湿疹加重的化纤类制品等;用温清水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碱性强的肥皂和其他洗浴用品;尽量避免宝宝抓搔患处,防止继发感染;尽量远离过敏源。
2.1~3岁儿童的护理与保健重点
对1~3岁的儿童来说,1~3岁是其各种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初步养成期,在此阶段,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如睡眠习惯、洗漱习惯、如厕习惯等。
睡眠习惯。
在婴儿7~12个月时,可以帮助婴儿逐渐养成定时睡眠的习惯,白天睡眠2~3次,一昼夜保持13~15小时睡眠时间为宜;对13~18个月的月龄段婴儿来说,应帮助他们养成按时起床、入睡,醒后不哭吵,情绪愉快的睡眠习惯,一般来说,该月龄段的婴儿白天睡1~2次,一昼夜睡12~14小时为宜;在儿童一岁半后,应帮助其养成按时上床、安静入睡、醒后不影响别人的良好睡眠习惯。
在儿童成长的一些阶段中,会出现睡眠倒退期,出生4个月、7到9个月、15个月、2岁等时间段,处于睡眠倒退期的婴儿会出现晚睡、闹觉、夜哭等现象,一般会持续1周到4周左右时间,这常常是婴儿处于大动作发展期、猛长期或是大脑跳跃期所致。
洗漱等生活卫生习惯。
在儿童1岁以后,应培养其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喝水漱口的生活卫生习惯。1岁半以后,让儿童在洗漱时学着使用肥皂、毛巾,并逐渐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穿脱鞋子、裤子、袜子和外衣。
家长还应经常为儿童洗澡,保持其皮肤清洁。为儿童洗澡时,父母动作要轻柔,洗头时尽量避免水流进儿童的耳朵或眼睛,逐渐地,儿童会觉得洗澡是一种游戏与享受,也会模仿成人擦肥皂、在身上搓洗的动作。
如厕习惯。
1岁以后,父母可引导儿童学习用语言或动作表示大小便的需要,并学习在厕所坐盆便溺。家长可以为儿童准备一个坐盆,用坐便代替把尿、把便,让儿童懂得,大小便应该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但对儿童的如厕训练不应强迫,应有一定的耐心,过于刻意的训练反而会引起儿童的抗拒行为。
有关研究表明,当以下几个条件具备时,家长可帮助儿童进行如厕训练,排便有规律,大便柔软;能将裤子拉上拉下;会模仿别人上厕所的习惯;排便的时候有反应,如会蹲下或告诉父母;会说表示小便或大便的话,如尿尿,臭臭等;能执行简单的指令;尿布湿了后,会将尿布拉开,或告诉父母;能爬到儿马桶或成人马桶上;尿湿尿布的时间间隔变长,在3小时以上。
呼吸系统的过敏及预防。
一般来说,2岁左右是儿童过敏症状的分水岭,2岁前的儿童过敏症状经常出现在皮肤上,如湿疹,而2岁以后过敏症状更多出现于呼吸系统,如过敏性鼻炎,其表现为鼻痒、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如护理不当,有可能发展成哮喘等。
预防过敏,家长应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呼吸环境。在平时生活中,避免让孩子接触到“二手烟”“三手烟”;避免香水、芳香剂的化学成分伤害到孩子的皮肤与肺;避免孩子长时间接触毛绒玩具;避免孩子接触到宠物皮屑、唾液等可能导致儿童过敏的过敏源。同时,家长也应经常清洗家中空调,曝晒被褥。